普通工作溫度下的短軸(跨距L<400mm),支點常采用兩(liang) 端單向固定方式,每個(ge) 軸承分別承受一個(ge) 方向的軸向力。為(wei) 允許軸工作時有少量熱膨脹,軸承安裝時應留有0.25mm-0.4mm的軸向間隙(間隙很小,結構圖上不必畫出),間隙量常用墊片或調整螺釘調節。
當軸較長或工作溫度較高時,軸的熱膨脹收縮量較大,宜采用一端雙向固定、一端遊動的支點結構。固定端由單個(ge) 軸承或軸承組承受雙向軸向力,而遊動端則保證軸伸縮時能自由遊動。為(wei) 避免鬆脫,遊動軸承內(nei) 圈應與(yu) 軸作軸向固定(常采用彈性擋圈)。用圓柱滾子軸承作遊動支點時,軸承外圈要與(yu) 機座作軸向固定,靠滾子與(yu) 套圈間的遊動來保證軸的自由伸縮。
要求能左右雙向遊動的軸,可采用兩(liang) 端遊動的軸係結構。為(wei) 人字齒輪傳(chuan) 動的高速主動軸,為(wei) 了自動補償(chang) 輪齒兩(liang) 側(ce) 螺旋角的誤差,使輪齒受力均勻,采用允許軸係左右少量軸向遊動的結構,故兩(liang) 端都選用圓柱滾子軸承。與(yu) 其相齧合的低速齒輪軸係則必須兩(liang) 端固定,以便兩(liang) 軸都得到軸向定位。軸承在軸上一般用軸肩或套筒定位,定位端麵與(yu) 軸線保持良好的垂直度。為(wei) 保證可靠定位,軸肩圓角半徑r1必須小於(yu) 軸承的圓角半徑r。軸肩的高度通常不大於(yu) 內(nei) 圈高度的3/4,過高不便於(yu) 軸承拆卸。
軸承內(nei) 圈的軸向固定應根據軸向載荷的大小選用軸端擋圈、圓螺母、軸用彈性擋圈等結構。外圈則采用機座孔端麵、孔用彈性擋圈、壓板、端蓋等形式固定。
當加載滾動體(ti) 數量變化時,就會(hui) 產(chan) 生的激振當一個(ge) 徑向負荷加載於(yu) 某個(ge) 軸承時,它承載負荷的滾動體(ti) 數量在運行中會(hui) 有一些變化,這引起了負荷方向的偏移。由此產(chan) 生的振動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現在的軸承振動和噪音好像都有所減少,這是為(wei) 什麽(me) 呢?是由於(yu) 現在的軸承在設計上采用了向預加載來減輕,加載於(yu) 所有滾動體(ti) ,從(cong) 而減少了振動,也減小了噪音。雖然采用向預加載,但是,也不能完全的解除振動、噪音的困擾。那麽(me) ,如何進一步的減少噪音呢?
1、 阻止激發部件和共振部件之間的激勵振動。
2、 改變剛度,而達到改變臨(lin) 界頻率的目的。
3、 去除臨(lin) 界激勵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