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滾子軸承失效的原因一般可以分為(wei) 止轉失效(疲勞失效)和磨損失效(精度喪(sang) 失)兩(liang) 種,止轉失效就是軸承失去工作能力停止轉動,而精度喪(sang) 失是軸承精度達不到設計要求出現磨損等情況,下麵鴻元小編詳細給大家介紹一下交叉滾子軸承失效的原因以及我們(men) 日常使用中如何準確判斷失效原因。
一、交叉滾子軸承失效的原因
1、疲勞失效失效接觸疲勞失效是各類軸承非常常見的失效模式之一,是交叉滾子軸承表麵受到循環接觸應力的反複作用而產(chan) 生的失效。軸承零件表麵的接觸疲勞剝落是一個(ge) 疲勞裂紋從(cong) 萌生、擴展到裂紋的過程,初始的接觸疲勞裂紋首先從(cong) 接觸表麵以較大正交切應力處產(chan) 生,然後擴展到表麵形成麻點狀剝落或小片狀剝落,前者被稱為(wei) 點蝕或麻點剝落,後者被稱為(wei) 淺層剝落。如初始裂紋在硬化層與(yu) 心部交界區產(chan) 生,造成硬化層的早期剝落,則稱為(wei) 硬化層剝落。
2、磨損失效粘附和磨粒磨損失效是各類軸承表麵非常常見的失效模式之一,軸承零件之間相對滑動摩擦導致其表麵金屬不斷損失稱為(wei) 滑動摩損。持續的磨損將使零件尺寸和形狀變化,軸承配合間隙增大,工作表麵形貌變壞,從(cong) 而喪(sang) 失旋轉精度,使交叉滾子軸承不能正常工作。滑動磨損形式可分為(wei) 磨粒磨損、粘附磨損、腐蝕磨損、微動磨損等,其中常見的為(wei) 磨粒磨損和粘附磨損。它常在軸承表麵造成鑿削式或犁溝式的擦傷(shang) 。外來硬顆粒常常來自於(yu) 空氣中的塵埃或潤滑劑中的雜質,粘附磨損主要是由於(yu) 摩擦表麵的輪廓峰使摩擦麵受力不均,局部摩擦熱使摩擦表麵溫度升高,造成潤滑油膜破裂,嚴(yan) 重時表麵層金屬將會(hui) 局部溶化,接觸點產(chan) 生粘著、撕脫、再粘著的循環的過程,嚴(yan) 重時造成摩擦麵的焊合和卡死。
二、交叉滾子軸承失效原因判斷方法
1、交叉滾子軸承監測裝置上獲取運行數據。
2、準備一份檢查表格,以記錄所有觀察項目。
3、提取使用過的潤滑劑樣品,單獨包裝並做好標簽。
4、提取未使用過的潤滑劑樣品,記錄規格數據或批次信息。
5、檢查交叉滾子軸承的應用環境中的一些外部因素。
6、拆卸設備。
7、檢查其它部位零件的狀況。
8、在拆卸前,標記交叉滾子軸承和其它部件的安裝位置。
9、測量交叉滾子軸承和交叉滾子軸承座的尺寸、圓度以及錐度。
10、完成拆卸後,在清洗部件之前,記錄對潤滑劑的分布和狀況的觀察結果。
11、清潔零件,並記下零件的信息。
12、分析內(nei) 部滾動接觸表麵、負荷區及對應的外部表麵狀況。
13、塗上防鏽油,並重新包裝好交叉滾子軸承,以避免腐蝕。
以上就是關(guan) 於(yu) 交叉滾子軸承失效的原因以及如何判斷失效原因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此外我們(men) 除了日常合理應用軸承,注意使用方法及保養(yang) 方法之外,定期檢修也是很重要的,我們(men) 奧維特在生產(chan) 交叉滾子軸承方麵擁有豐(feng) 富的經驗,如有需要歡迎來電谘詢了解。